电磁辐射的危害:
(一)身边的电磁辐射及危害
电磁辐射是由振荡的电磁波产生的。在电磁振荡的发射过程中,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以一定速度向四周传播,这种以电磁波传播能量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电磁波辐射,简称电磁辐射。
现代生活忙碌而紧张,人们对身边的环境了解不深。我们生活在电磁辐射的海洋中。特别是生活在现代化环境中工作的人员,接触电磁辐射渠道广、强度大,更应当重视电磁辐射的危害。尤其是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电磁辐射就隐藏在您的身边,在逐渐的侵害您的身体健康。
电磁辐射影响人体的机理
当电磁波穿过人体时,只有多个相位穿过才会产生影响。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波长为6000千米,穿过人体的相位只有一个,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而普通的GSM制式的手机在900MHz频段,穿过人体的相位远不止一个,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一般而言,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躯体热效应、神经效应和累积效应。 (1)躯体热效应 当高频电磁波穿过人体时,体内的水分子会随之晃动,当分子相互摩擦可以导致器官湿度升高,而湿度变化会影响器官的正常工作和身体机能。如果辐射时间过长,人体的热平衡将遭到破坏,有可能发生病变。
神经效应为适应大自然的规律和周围的环境,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并且有序的。外界的电磁波穿过人体时,会影响到人体内的电磁场,如果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就会破坏人体正常的循环机能,影响新陈代谢。 (3)累积效应当热效应和神经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在人体自我修复完成之前再次受到电磁辐射,受伤害程度就会累积,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累积效应,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累积效应更加明显。
1.3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主要表现
(1)中枢神经系统
研究人员指出,人脑对电磁场非常敏感。人脑实质上是一个低频振荡器,极易受到频率为数十赫兹的电力频段电磁场的干扰。外加电磁场可以破坏生物电的自然平衡,使生物电传递的信息受到干扰,可以出现头晕、头疼、多梦、失眠、易激动、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主要症状,还可以出现舌颤、脸颤、脑电图频率和振幅偏低等客观症状。
(2)心血管系统
人们已经观察到电磁辐射会引起血压不稳和心律不齐,高强度微波连续照射可使人心律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喘息、出汗等,严重时可以使人出现抽搐和呼吸障碍,直至死亡。
(3)血液系统
在电磁辐射的作用下,常会出现多核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网状白细胞增多而淋巴细胞减少的现象。人们还发现某些动物在低频电磁场的作用下有产生白血病的可能。血液生化指标方面则出现胆固醇偏高和胆碱酯酶活力增强的趋势。
(4)内分泌系统
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可发生甲状腺技能的抑制,皮肤肾上腺功能障碍。其改变程度取决于电场强度和照射时间。
(5)生殖系统和遗传效应
动物实验证明:白鼠在5KV/M的电场的作用下,雌雄两性的生殖能力都会下降。人类在大功率的微波作用下,可导致不育或女孩的出生率明显增加。父母一方曾长期受到微波辐射的,其子女中畸形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6)诱发癌症
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激素分泌、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诱发癌症,以及糖尿病,遗传性疾病等病症,对儿童还可能诱发白血病的产生。典型的事件是1976年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前苏联为了监听使馆的通信联络情况。向美国大使馆内发射微波,由于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微波的环境之中,结果313人中64人淋巴细胞平均数高44%,与15位妇女得了腮腺癌。
(7)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表现为使眼球晶体混浊,严重时造成白内障,是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影响视力。 另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生命。
(二)危害的高频电磁辐射与人体作用
现在,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现代化办公设备齐全,也是污染危害的高发之地。在杜绝周边环境辐射污染的前提下,办公室内也是一个电磁辐射污染区。所以,在进驻办公区域之前,一定做系统的电磁辐射检测,合理增减电子办公设备,做到既保证工作效率,又能保障员工自身的健康。
在人体中存在着带电粒子,高频电磁场作用于这些粒子,产生力的作用,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分子和离子在不断变化的场中排列。它们以一定频率传播并相互摩擦。通过这种作用,高频辐射被人体接收,主要是产生热量。这种高频辐射所造成的推动过程发生在微观的水平,它取决于辐射的频率。
高频辐射侵入生物组织中的程度,取决于高频辐射的频率。移动电话的频率可侵入人体1~10cm,而频率10kMHz 以上,如雷达设施侵入人体仅在1mm以下。极高频率的辐射在皮肤表面的作用与红外线辐射相似。移动电话对人体健康作用的其它影响也成为关注的话题。人体中在细胞壁上存在着自然的电势。当它能从外来电磁场过量充电而影响细胞功能,这种效应仅在频率低于10MHz起作用。对于移动电话辐射,上述效应与热效应相比处于次要地位。
高频辐射对人体的作用用特征吸收率来表示,其单位为W/kg。特征吸收率不仅取决于高频辐射的能量,还取决于何时作 用于生物组织的何处。高频辐射的短期影响就是体温的升高,最初6~10min内表现为对热传递和血液循环体内热调节的作用,15~20min后出现接收高 频辐射能量和输出热量之间的平衡。
特征吸收率在人体的分布取决于许多条件,除了频率外,场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也影响其效果。生物组织的电子特征和结构的差异对其也有影响,例如骨组织接收能量与血流较好的肌肉组织是不同的。
(三)电磁辐射预防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而手机带来的相关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手机的辐射到底对人体有多大危害,如何把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成了手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如:对配有应用手册的电器,应严格按指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2、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3、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1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4、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5、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 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 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6、消费者如果长期涉身于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应注意采取以下自我保护措施:
(1)、居住、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以及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群,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条件的应配备针对电磁辐射的屏蔽服,将电磁辐射最大限度地阻挡在身体之外。
(2)、 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佩戴防辐射眼镜,以防止屏幕辐射出的电磁波直接作用于人体。
(3)、 手机接触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后或电话两次铃声间歇中再接听电话。
(4)、 电视、电脑等电器的屏幕产生的辐射会导致人体皮肤干燥缺水,加速皮肤老化,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癌,所以,在使用完上述电器后及时洗脸。
(5)、多食用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四)电磁辐射危害
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以及手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会产生各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任何物质,当电磁波辐射的强度超过人体或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对人体造成污染。
一些受到较强或较久电磁波辐射的人,已经有了病态表现,主要反映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头痛,心悸,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律不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乏力,免疫功能下降等。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容易激动,失眠。
视觉系统的影响:为使眼球晶体混浊,严重时造成白内障,是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影响视力。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质量降低,使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激素分泌、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诱发癌症以及糖尿病、遗传性疾病等病症,对儿童甚至还可能诱发白血病。
有关研究表明,电磁波的致病效应随著磁场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频率超过10万赫兹以上,可对人体造成潜在威胁。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生活过久,电磁波的干扰,使人体组织内分子原有的电场发生变化,给组成脑细胞的各种生物分子以一定程度的破坏。产生过多的过氧化物等有害代谢物,甚至使脑细胞的DNA密码排列错乱,制造出一些非生理性的神经递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标准的辐射剂量下,人体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
国际上普遍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就是致热作用和非致热作用。电磁辐射包括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作用在机体分子里面可以把有机分子正负电荷给拉开,然后就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器质性病变。非电离辐射就是一般讲的无线电类的辐射,它的量子携带能量很小,不足以把分子正负电荷分开,在去掉外部作用场或者在场强低的情况下还可以恢复到有机分子。
(五)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
人身体里的水含量占身体比重的70%左右。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损害。
1、电磁辐射的热效应始人体内的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2、电磁辐射的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合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3、电磁辐射累计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变,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
多种频率电磁波特别是高频段和较强的电磁场作用人体的直接后果是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人的精力和体力减退,容易产生白内障、白血病、脑肿瘤,心血管疾病、大脑机能障碍以及妇女流产和不孕等,甚至导致人类免疫机能的低下,从而引起癌症等病变。
权威统计数字表明:经常在显示器前工作的人群中,上述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电磁辐射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
工频:
大输出功率为主的如电力工业的高压送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电力机车运行线路即电气化铁道,有轨和无轨电车,车间高频机器设备等
一、变电站及输变电线路检测:
变电站、高压输变电设施等电力系统设置产生的工频电磁场。
民众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常见的变电站、输变电线路产生的电磁辐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多高压输变电设施要进入城区,有的高压线需要从居民住宅上方通过。当电流通过这些高压输变电线路时,就会产生感应电场和感应磁场,工频电磁场的强度会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这就使得这些进入民众生活中来的高压输变电设施产生的工频电磁场会不会超标、符不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的问题越来受到民众关注。为此,需要对这些高压输变电设施周围电磁辐射环境进行监测。
标准;
检测方法:HJ/T 10.2-199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检测规范: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二、工作厂所操作位及家庭工频检测:
工频电、磁场为感应场,电压感应出电场,电流感应出磁场。它们是可以被看作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其特点是随着距离的增大成指数级衰减。在我们生活环境中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吸尘器、冰箱、电热毯、交流电动剃须刀等均产生工频电、磁场。
标准;
GBZ/T189.3-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
射频:
一、辐射来源:
主要是射频电子设备在运行中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包括电磁感应,如移动基站、广播电台、电视发射、高频冶炼、高频热合机、射频治疗机、微波理疗机等、
二、对人身体的影响
射频辐射到达肌体后,可发生反射、散射、穿透和吸收现象,其情况随频率的不同而异。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常有头昏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减退、情绪不稳定、多汗等,但高频电磁场对周围血象、视力一般无影响。场强对人体影响呈现的规律性是:场强愈大,作用时间愈长,作用间歇愈短,对肌体影响愈严重。脉冲波对肌体的不良影响比连续波严重。
标准;
GBZ/T189.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
GBZ/T189.2-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
环境电磁辐射污染
环境辐射包括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前者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及电磁辐射;后者主要有x射线、谢线及各种微观粒子辐射。随着工业现代化和生活的现代化,人们接触到各种环境辐射的机会越来越多,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一、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
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来源于无线电通信、电视广播的发送以及家用电器或其他人为的发生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人经常暴露于其中。外环境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由于无线电和电视广播发送引起的。
各类家用电器组成了生活电磁辐射源,如电视机、微波炉、电子计算机等都可造成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家居生活因占有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时间,所以电磁辐射源对家居生活人群健康的影响比外环境电磁辐射污染的影响更显得重要。此外,个人移动无线电话,其天线接近头部,使头部处于近场区范围,对个人的损害更加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环境的电磁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工污染源两大类。
(一)自然污染源
自然电磁污染源是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雷电。雷电除了可能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还会在广大地区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此外,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在通常情况下,天然辐射的强度一般对人类影响不大,即使局部地区雷电在瞬问冲击放电可使人畜伤亡,但发生的概率较小。因此,可以认为天然辐射源对人类并不构成严重的危害。
(二)人工污染源
人工电磁污染源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电子设备与电气装置。人工电磁污染源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脉冲放电,如切断大电流电路时产生的火花放电;②工频交变电磁场,如大功率电机、变电器及输电线等附近的电磁场;③射频电磁辐射,如广播、电视、微波通信等。..
二、电磁污染的传播途径
电磁辐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大体上可分为空间辐射、导线传播和复合污染三种途径。
(一)空间辐射
当电子设备或电气装置工作时,设备本身就是一个多型发射天线,会不断地向空间辐射电磁能量。将能量施加于附近的仪器仪表、电子设备和人体上。
(二)导线传播
当射频设备与其他设备共享一个电源供电时,或者它们之间有电气连接时,那么电磁能量(信号)就会通过导线进行传播。
(三)复合污染
同时存在空间辐射与导线传播时所造成的电磁污染称为复拿污染。
三、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方面大功率的电磁辐射能量可以作为一种能源,适当剂量的电磁辐射能量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另一方面大功率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明显的伤害和破坏作用,甚至引起死亡。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波长有关。长波对人体的危害较弱,随着波长的缩短,对人体的危害逐渐加强,而微波的危害最大。一般认为,微波辐射对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作用,小剂量短时间作用是兴奋效应,大剂量长时间作用是抑制效应。
电磁辐射尤其是微波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等产生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孕妇在怀孕期的前3个月尤其要避免接触电磁辐射。因为当胚胎在母体内时,对有害因素的毒性作用比成人敏感,受到电磁辐射后,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是在胚胎形成期,受到电磁辐射,有可能导致流产;如果是在胎儿的发育期,若受到辐射,也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婴儿智力低下。
(二)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眼组织含有大量的水分,易吸收电磁辐射,而且眼的血流量少,故在电磁辐射作用下,眼球的温度易升高,温度升高会造成某些视觉障碍,也是产生白内障的主要原因。长期低强度电磁辐射,可促使视觉疲劳,眼睛感到不舒适和眼睛感到干燥等现象。强度为100mW/cm2的微波照射眼睛几分钟,就可以使晶状体出现水肿,严重的则成为白内障;强度更高的微波,则会使视力完全消失。
(三)能引起心血管疾病
受电磁辐射作用的人,常发生血液动力失调,血管通透性和张力降低。由于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人们多出现心动过缓症状,少数呈现心跳过速。受害者出现血压波动,开始升高,后又回复至正常,最后出现血压偏低;迷走神经发生过敏反应,房室传导不良。此外,长期受电磁辐射作用的人,会更早更易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
(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
神经系统对电磁辐射的作用很敏感,受其低强度反复作用后,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发生改变,出现神经衰弱症候群,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无力、心悸、胸闷、脱发、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失眠,多梦或嗜睡)。
(五)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危害
电磁辐射的作用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动物实验和对人群受辐射作用的研究与调查表明,人体的白血球吞噬细菌的百分率和吞噬的细菌数均下降。此外,受电磁辐射长期作用的人,其抗体形成受到明显抑制。
(六)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在电磁辐射的作用下,周围血象可出现白血球下降倾向,红血球的生成受到抑制,出现网状红血球减少。操纵雷达的人多数出现白血球降低。此外,当无线电波和放射线同时作用于人体时,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比单一因素作用伤害更明显。
(七)对生殖系统和遗传的影响
长期接触超短波发声器的人,男性可出现性机能下降,精子生成受到抑制而影响生育;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卵细胞出现变性,破坏了排卵过程,而使女性失去生育能力。
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以产生遗传效应,使睾丸染色体出现畸变和有丝分裂异常。妊娠妇女在早期或在妊娠前,接受了短波透热疗法,结果可使其子代出现先天性出生缺陷(畸形婴儿)。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工程师、广播设备架设人员、电厂联络人员、电线及电话线架设人员以及电厂中的仪器操作员,死于老年痴呆症及帕金森病的比率较一般人高出1.5~3.8倍。
(八)致癌作用
大部分实验证明,对动物经微波作用后,可以使癌的发生率上升。一些微波生物学家的实验表明,电磁辐射会促使人体内的(遗传基因)微粒细胞染色体发生突变和有丝分裂异常,而使某些组织出现病理性增生过程,使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美国洛杉矶地区的研究人员曾经研究了0~14岁儿童血癌的发生原因,研究人员在儿童的房间内以24 h的监测器来监测电磁波强度,赫然发现当儿童房间中电磁波强度的平均值大于2.68 mGs实际测量中,用磁感应强度表示,单位为高斯(Gs),这些儿童得血癌的机会较一般儿童高出约48%。
微波对人体组织的致热效应,不仅可以用来进行理疗,还可以用来治疗癌症,使癌组织中心温度上升,而破坏了癌细胞的增生。
除上述对健康的危害外,电磁辐射还对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听觉、物质代谢、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均可产生不良影响。
四、移动电话电磁波污染问题
现代人人手一部移动电话,它的电磁波其实是很强的。在电脑前拨通移动电话,大家往往会发现电脑屏幕闪烁不已;在收音机前拨通移动电话,收音机也受到很大的干扰。移动电话对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有干扰,对人体也有危害。
(一)移动电话对交通工具的影响
移动电话是高频无线通信,其发射频率多在800 MHz以上,而飞机上的导航系统最怕高频干扰。飞行中若有人用移动电话,就极有可能导致飞机的电子控制系统出现误动,使飞机失控,发生重大空难事故。
1991年英国劳达航空公司触目惊心的空难事故就有223人死亡。据有关部门分析,这次空难极有可能是机上有人使用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它释放的频率信号启动了飞机的反向推动器,致使机毁人亡。我国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某日由上海飞往广州的CZ3504航班的南航2566号飞机准备降落时,由于有四五名旅客使用移动电话致使飞机一度偏离正常航道。
从对以上几次比较典型的空难事故的分析来看,事故原因都极有可能与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有关。对此,世界各国都相继制定了限制在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的规定。1997年初,中国民航总局发出通知,在飞行中,严禁旅客在机舱内使用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它不仅关系到飞机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机上数十人乃至数百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移动电话对人体的危害
人的大脑和眼睛对电磁辐射敏感,使用移动电话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已引起人们重视。随着移动电话的日益普及,手机能够诱发脑瘤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从而引发公众对电磁辐射污染的关注。
手机无线电波、自然界的可见光、医疗用的X射线以及微波炉所产生的微波,都属于电磁波,只是频率各不相同。x射线的频率可超过百万兆赫兹,至于手机所用的无线电波,则大约只有数百万赫兹。通话时手机的无线电波有两成至八成会被使用者吸收。
近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出手机对人的影响:其一是热效应,即手机所使用的无线电波,被人体吸收后,会使局部组织的温度升高。若一次通话过久,而且姿势保持不变,也会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造成病变。其二研究发现,经常使用手机,会有头痛、记忆下降等症状。这是因为手机无线电波所形成的非热效应所造成的。研究报告显示,使用手机越频繁,则产生头痛的概率就越大,每天使用手机2~15 min的人,头痛的概率会高于使用少于2 min人的两倍,而使用15~60 min的人会高于3倍,超过1h的人则会高出6倍。
由于手机的非热效应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所以使用手机每次通话时间不宜过长。此外,一些免持听筒的装置,可避免天线过于贴近身体,可减低无线电波被身体吸收的比例。
研究显示,手机电磁波是有累积效应的,以200只老鼠做实验,100只有受电磁波照射,另100只没有。经过了一年半后,受电磁波照射的老鼠死亡,医生解剖发现,其脑瘤9个月后即已显现,且逐渐增加。依此推论,人体的累积效应10年后才会显现出来,而得肿瘤的概率大幅度提高。
电磁波因为热作用的关系会使人体全部或部分体温上升,通常人体内的血流会引起扩散排除热能的作用,但眼球部分很难由血流来排除热能,所以容易产生白内障。在瑞典,有4个人长期使用手机,结果造成与惯用耳朵接听同侧的眼角膜溃烂产生血块,进而造成单眼失明。瑞典、挪威、芬兰等国因长期使用手机而造成对人体健康危害问题陆续显现。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基本上只对使用者产生电磁辐射危害,属近场电磁辐射污染,影响局限。
什么是辐射环境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辐射监测是指为了评估和控制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对剂量或污染所完成的测量及对测量结果所做的分析和解释。辐射环境监测就是在辐射源所在场所的边界以外环境中进行的辐射监测。其内容包括辐射环境质量监测、辐射污染源监测和辐射事故监测。
什么是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其内容包括哪些?
其目的是积累环境辐射水平数据,总结环境辐射水平变化规律,判断环境中放射性污染及其来源,包括辐射环境质量状况。
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内容因监测对象的类型、规模、环境特征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陆地了辐射剂量监测。
(2)空气监测。包括气溶胶(微粒态固体或液体)和沉降物(自然降落于地面上的尘埃、雨、雪等)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以及水蒸气中氚的浓度。
(3)水体监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和海水中放射性核素浓度。
(4)底泥监测。监测江、河、湖、库及近岸海域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
(5)土壤监测。
(6)生物监测。包括陆生生物(谷类、蔬菜、奶制品、牧草等)、水生生物(淡水和海水鱼类、藻类等)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
在进行监测方案设计时,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进行选择并优化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可进行相应的改进。
辐射环境污染源监测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辐射环境污染源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核验排污单位的排放量,检查排污单位的监测工作及其效能,并为公众提供安全信息。
电磁辐射检测的原则如下。
(1)凡是不能被国家法规豁免的辐射源,均应按法规要求进行适当和必要的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
(2)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的内容,应视辐射设施的类型、规模、环境特征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3)在制定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方案时,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和辐射环境污染源的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设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验反馈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
(4)凡是有多个污染源的辐射设施应遵循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的原则。
辐射环境污染源监测的内容包括什么?
辐射污染源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核设施环境监测。包括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其他类型反应堆的环境监测、铀矿山及水冶系统环境辐射监测、核燃料后处理设施辐射环境监测等。
(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用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包括应用开放源的环境监测、应用密封型放射源(密封源)环境监测、应用离子加速器的环境监测、X射线机的环境监测。
(3)失控源进入环境后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
(4)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监测。包括采选及冶炼过程的环境监测和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利用中的环境监测。
(5 J非伴生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辐射环境监测。
(6)放射性物质运输的辐射环境监测。包括运输过程中的环境监测、放射性物质运输中的事故监测。
(7)放射性废物暂存库和处理场的辐射环境监测。